11月23日,卡塔尔世界杯E组西班牙队与哥斯达黎加队的比赛中,比赛第四官员马宁(左)在场边执法。新华社记者 李嘎 摄

卡塔尔世界杯期间,中国国际裁判马宁作为第四官员参加了6场小组赛,在世界足球的最高舞台上展现了中国裁判的风采。 近日,记者对回国的马宁进行了专访,重点围绕卡塔尔之行的收获和感悟,以及如何遵守和维护规则等话题。

记者:此次卡塔尔之行,您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

马宁:世界杯是世界顶级赛事,名副其实。 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冲进世界杯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也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努力的方向。

有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就体育所传达的精神而言,即使世界杯上没有弱者,但比赛中总会有赢家和输家,而注定会被淘汰的球队。被淘汰的将尽全力战斗到最后一刻。 这种国家荣誉是至高无上的。 这种把集体荣誉放在第一位、永不放弃的精神让我感动。 其次,从足球专业技术角度来看,世界杯攻防转换的节奏很快,有效比赛时间也很长。 玩家很少拖延。 第三,从职业精神上看,不道德行为、严重犯规和暴力行为以及球员和教练员在比赛中指责裁判的情况很少发生,球员和教练员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素养。 第四,从裁判员的自我要求来看,对体能的不懈追求,控制体质和体重,严格自律,精准执法,体现了顶级裁判员的职业素养。

记者:时隔20年,中国裁判再次获得执法世界杯的机会。 您如何看待这一进展?

马宁:中国足协近年来不断加大对裁判员的培训力度。 幸运的是,我们跟上了时代的发展。 此次入选世界杯裁判名单,证明了国际足联和亚足联对中国裁判能力和水平的认可,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获得作为主裁判执法比赛的机会。 这也鼓励我们认识到足球发达国家和地区裁判之间的差距,更多地向世界高水平裁判学习。 希望以此次参加世界杯执法为契机,提高中国足球裁判员的整体水平,尽快与国际先进足球理念接轨。 希望今后每一届世界杯都能出现中国裁判的身影。

记者:“严格”是您一贯的作风。 有些粉丝甚至称你为“卡牌大师”。 你觉得这个标题怎么样?

马宁:“没有规则就没有规则,只有敬畏,才懂得做人。” 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 以“规矩”和“敬畏”做事是一种态度,应该运用到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 我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每天的训练、学习、体能储备从未懈怠。 我会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每一次判罚都会一丝不苟。

在抱有这种态度的同时,还要锻炼自己的承受压力和干扰的能力。 只有内心强大、态度严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严格执法。 在赛场上,即使面对“大牌”、“明星”,我也不会因为压力而退缩,也不会掺杂个人情绪进去,因为规则就在那里,永远不会因人而改变。

我是一名老师,我就以老师为例:一位负责任的监考人员抓到了几个学生作弊,学生们非常不满。 他们到处说老师不好,监考老师太严格。 几个学生之后,被贴上“名捕手”的绰号,合并为“四大名捕手”。因此,核心问题不在于是否严格,而在于规则执行是否正确。正确,为什么不坚持原则呢?不坚持原则,对遵守纪律和规则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记者:说到规则,您认为一个好的裁判应该如何维护规则?

马宁:优秀的裁判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 这是成为顶级裁判的必要条件。 但这种个性并不是体现在成为游戏的主角,而是让玩家知道自己不能跨越规则的红线。 严格按照规则执行,在保障运动员安全的同时,确保比赛顺利、精彩、公平、公正。 这是裁判员的责任和基础。

另外,高水平裁判一定要学会预防。 成功的预防可以避免许多不当行为的发生。 我非常关心该领域出现的问题。 一旦我发现某个球员的眼神和表现有问题,下一步很可能是关注对方的犯规倾向,我会及时提醒该球员注意他的动作并尽力解决问题还处于起步阶段。 这时,很多球员都会理解裁判给出的提醒,及时知道停赛,但并不是所有球员都能接受这样的沟通,也不是所有比赛中的冲突都可以通过沟通和管理的方式来解决。 如果有玩家越过红线,我不会考虑偏袒或原谅,只会根据规则做出相应的处罚。

记者:您认为这些年随着法治和纪律的深入,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意识是否明显加强?

马宁:规则是底线。 它们限制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让我们警钟长鸣。 俗话说“头顶三尺有神,不怕别人的知识,也不怕自己的知识”。 近年来,规则意识更加深入人心,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我看到的变化来说,干部的公仆意识更加强烈,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加强烈; 党员先锋意识更强、奉献精神更强; 人民守法意识增强,追求强国梦。 更有信心。 (本报记者 左汉迪 曲鹏)

赛事介绍 2024-04-27 13:03:31 次播放

马宁:卡塔尔之行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